重点实验室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简介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从1975年成立的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冰川冻土研究室(专业)发展起来的,实验室于2000年8月立项建设,2001年9月通过教育部验收并正式对国内外开放,2004年通过教育部的首次评估,分别于2009、2015连续通过教育部第二次、第三次评估并被评为优秀。

实验室目前拥有自然地理学国家重点学科、国家创新研究群体和国家创新引智基地;有中科院院士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中组部“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和“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青年长江学者1人,萃英学者特聘教授4人,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17人,甘肃青年飞天学者1人。实验室近五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5项、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课题2项、“973”课题3项、科技部国合专项项目1项、“111”创新引智计划2.0项目1项、基金杰出青年基金1项、基金优秀青年基金3项、基金重点国际合作项目3项、重点项目6项、重大研究计划1项以及面上、青年基金91项。近五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1项,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

实验室以理解我国西部干旱和高寒环境系统的形成和演化为主要目标,以气候和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为研究重点,以干旱为研究特色,开展青藏高原隆升及其干旱环境的形成演化、气候变化及其机制,风沙过程和风沙地貌、以及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和影响等基础理论问题研究,认识干旱区生态水文过程、沙漠化过程,以及史前文化和环境变化,并对西部重大地质灾害、环境污染修复等问题进行攻关,为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支撑。